2025年9月17日上午,“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暨航天公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举行,我校梁原草副校长、何婧仪老师应邀出席。
纪念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科普专项基金联合承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合协办。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身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志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包为民、周建平、杨利伟,特级航天员费俊龙,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齐国生、侯秀峰、戴鹏,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孙芙蓉,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以及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军委装备发展部政治工作局、军事航天部队政治工作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科普专项基金、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慈善联合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等单位和机构,航天有关科研机构、钱学森班代表共同出席活动。
大会在冯身洪、卞志刚、杨振斌的开幕致辞中正式拉开帷幕。他们在致辞中回顾了钱学森先生冲破阻挠、毅然归国的艰辛历程,缅怀了钱学森的丰功伟绩和高贵品质。
随后,在“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主题分享环节,钱永刚、费俊龙以及钱学森书屋代表、陕西宁强县实验小学校长刘久亮站在不同视角分享钱学森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现场举行了航天公益三十周年杰出贡献纪念杯颁授仪式,旨在感谢长期以来为航天公益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嘉宾们参观了“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展览通过“战略规划 奠基伟业”“八年四弹 剑指苍穹”“两弹结合 大漠惊雷”“鹰击长空 化剑为盾”“星耀东方 曙光初现”“系统工程 走向未来”六个单元,真实再现了钱学森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全面呈现他从毅然归国到主持“两弹一星”研制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他“党有所呼、我有所应,国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崇高精神风范。
七十年前,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以其渊博的学识、超凡的智慧和赤诚的爱国情怀,带领第一代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钱学森的初中和高中求学生涯都在北京师大附中度过,他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全人格教育,为他的人生观和以后从事科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钱学森晚年曾亲笔写下十七位对他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十二位是他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的老师,其中北京师大附中的老师占了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