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赤子心,一生强国梦——顾吉环大校莅临附中开讲开学第一课

日期:2025-09-05访问人数:新闻来源:学生处

9月5日下午,附中百年礼堂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大校,以 “一颗赤子心,一生强国梦”为题,为附中学子带来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由学生处主任吴学宁主持,梁原草副校长、况莉副书记和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到场聆听学习。

2E2A0012.JPG

顾吉环大校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一张张钱老相关的老照片带领附中学子走进了钱学森学长矢志报国的一生。

2E2A9994.JPG

在《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 的指引下,钱老小时候努力学习,1923年考入北京师大附中,迎来了他自己所说的个人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7cd9efe30b2d98972a81fa78b922b58.jpg

中学时代的老师,在知识、智力及能力方面,都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钱老自述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17个人中,有7位是他北京师大附中的教师。其中,顾吉环大校提到,国文老师董鲁安在课堂上讲列强入侵,纵论时弊,进一步坚定了钱老的报国志向;几何老师傅仲孙以严密逻辑与透彻讲解,让钱老初次领略到严谨科学的魅力;化学老师王鹤清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在实操中点燃了钱老对科学的热情。在附中全人格教育理念的熏陶下,钱老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提升了实践能力、涵养了爱国情怀,早早将“科学报国”定为人生方向。

d6b6fa2c6fd78a51ed8c67c796b9ca4.jpg

1934年毕业时,立志航空救国的钱学森,报考了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钱老曾说 “考上公费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他凭借中学时培养的强大学习能力,只用了三年自学和一年选修课学习,就在航空工程考试中表现出色,被破格录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H1-5.jpg

接着顾吉环大校同学们讲述了钱老在美国求学时艰难坎坷的经历,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钱老回国受阻,但依然志向不变、初心不改的坚定信念。当顾吉环大校展示了钱老1955年写给父亲好友陈叔通的求救信照片,并揭秘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钱老一家于1955917日成功登上回国的船时,全场同学揪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H4-8.jpg

随后,顾吉环大校又讲述了钱老回国后的一系列功绩。面对陈赓大将对新中国发展导弹的询问,钱老一句“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开启了中国的导弹航天伟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钱老在导弹领域的贡献,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次核潜艇水下发射、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等重大项目,钱老都是重要的组织者、参与者。

钱学森不仅是‘两弹一星’元勋,更是战略科学家。”顾吉环大校在讲座中揭示了钱老这个不太为人知的重要身份。他展示了钱老很多有前瞻性的理论成果和发展规划,比如:钱老1956年就提出把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自动化技术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这些前瞻性的建议和规划与当今的发展趋势极其契合。

此外,顾吉环大校还特别向同学们分享了钱老令人敬佩的谦逊品格。他说,钱老在回应领导人慰问时,只用一句 “赶上了”,就概括了自己所有的贡献。他一直反对“导弹之父”“火箭之王”的称呼,说:“导弹卫星是‘大科学’,是千百万人一起努力的结果,光科技负责人就有几百位,哪有什么‘之父’?”

2E2A0043.JPG

讲座尾声,顾吉环大校为同学们播放了用最新的AI合成影像技术制作的短片。视频中钱老慈祥又很有感染力的声音在同学们耳边响起。“要一直往前走,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视频一结束,会场里就响起了如潮的掌声。钱学森学长的寄语让年轻的附中学子们心潮澎湃,充满激情,立志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报效祖国。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顾吉环大校以钱老十年如一日读报纸、要求叠报纸等习惯为例,风趣又详细地回答了传承钱老精神、学习钱老习惯的问题。他说,附中学子应该以钱老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标准,以钱老立志报国的信念为榜样,坚持全人格发展,未来投身到国家重点发展建设领域中。

随后顾吉环大校详细回应同学关于钱老“三次激动的问题。他说钱老在接受“人民科学家”称号时说自己并不激动,“我这辈子已经有了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第一次激动是 1955年和恩师告别时,恩师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第二次是建国十年的时候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三次激动,是钱老读了《史来贺传》得知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和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同志联系在一起。钱学森的崇高格局在这“三次激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让附中学子深刻体会到了钱学森学长为学术、为组织、为人民,唯独不自己个人得失而激动的高尚情怀。

从钱学森学长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中走出来,顾吉环大校向附中学子提出了深切的期望。“学习钱学森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话音刚落,全场再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了解钱学森的经历,能净化灵魂;读懂他的思想,能提高才能。”这场开学第一课,不仅让附中学子全面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学长的人生故事,更让钱学森精神在附中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如今,在钱学森先生曾汲取知识、奠定根基的校园里,在附中百年传承的全人格教育理念滋养下,每一位附中学子都将以钱学森精神为成长养分,秉持“青衿之志,履践致远”的信念,在逐梦科学、报效祖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撰稿:高二(11)班孙灿图片:信息中心编辑:高歌审核:梁原草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我校举行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
推荐新闻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8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总机:86-10-83193000
邮箱: sdfz@bjsdfz.com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办事指南 快速连接

© 1901-2025 北京师大附中. 京ICP备1402035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61号

访问人数: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