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情牵,薪火相传——记1957届高中校友返校

日期:2025-10-10访问人数:新闻来源:

10月10日下午,1957届高中校友们重聚校园,共忆青春岁月。王莉萍校长、况莉副书记及对外合作与宣传中心的老师代表学校,热情接待了老学长们,一场跨越时光的温情对话就此展开。

“欢迎回家!” 王莉萍校长的一句问候,瞬间拉近了与学长们的距离。她代表学校,向1957届校友们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况莉副书记特别提及了1957届校友在母校九十周年校庆时捐赠的“人生基石” 石匾。“人生基石”不仅表达了各位校友对母校教育事业的高度评价和感恩之情,也寄托了学长们对附中后来人的殷切期望。

谈及在附中的求学时光,已是耄耋之年的学长们打开了话匣子,眼中满是怀念与自豪。“我们1951年入学,当时《光明日报》还刊登了入学学生名单呢!” 一位老学长激动地说道,“那时候能考上北师大附中,可以说是百里挑一,走到哪儿都觉得特别光荣。”

394a657a2f2df7b2248f8fcd81624e6b.jpg

学长们纷纷回忆起当年在附中的点点滴滴:无线电、摩托车、舢板、跳伞等兴趣小组和田径队、舞蹈队、合唱团等艺术团,让大家的青春充满了活力;“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大家的一生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是舞蹈队的队长!”“她是宣传部的部长!”学长们回忆起过往,充满了自豪与激动。他们还特别提到,在场的马复疆学长曾是1957年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3000米长跑冠军,创下的纪录很长时间都未被人打破。

57届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五个女生同上,后排右一王汇淳和冯小慧是夫妻.jpg

更让校友们难以忘怀的,是附中八十周年校庆时聆听钱学森学长讲座的经历。“当时能现场听到钱学森学长的分享,特别受鼓舞。他的远见卓识和家国情怀,一直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 正是在附中这片沃土上汲取的力量,让1957届校友们在离开母校后,无论身处哪个领域,都能发光发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018_1981年北京师大附中80周年校庆时钱学森和校友交谈.jpg

“要说感情深,还是我们这帮附中同学!” 一位老学长满怀深情地说,“我们在附中一起待了6年,比大学同学相处的时间还长,还有一起去野外实践、骑马挎枪的经历,这份情谊早就刻进骨子里了。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还是经常想起彼此,想起母校。” 朴素的话语,道出了1957届校友之间难以割舍的同窗情谊,也展现了他们对母校深深的眷恋。

06dfb64051ae162665189ec3a8e308d9.jpg

在交流中,王鸿冀学长代表1957届校友,向母校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他强调中学阶段是“人生教育中最关键的时期”,并以自己和同学的人生经历来印证附中对他们的重要影响。作为互联网与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他同时提出,面对人工智能掀起的时代浪潮,母校应积极把握机遇,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勇于探索、走在前列,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IMG_6433.JPG

一场跨越近七十载的秋日重逢,在笑语与回忆中缓缓落幕。学长们将青春的答卷珍藏于心,将未来的期许留给了母校。这份深情,正如同校园内的“人生基石”,历久弥新,见证过往,亦奠基未来。

f9ddf9ae32f1ea56d4401dde4e98e640.jpg

撰稿:何婧仪图片:要莹编辑:何婧仪审核:况莉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师恩如海 同窗情深 ——记1966届初三三班校友返校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8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总机:86-10-83193000
邮箱: sdfz@bjsdfz.com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办事指南 快速连接

© 1901-2025 北京师大附中. 京ICP备1402035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61号

访问人数:

本站支持IPv6访问